aihot  2017-05-30 17:15:38  赢咖4注册 |   查看评论   
眼球追踪技术大突破,手机就可取代高价硬体追踪设备
      眼部追踪技术一直拥有广泛应用前景,然而过去40年来,由于其昂贵的硬体成本(高达几十万),使得它距离普通消费级应用十分遥远。之前也有厂商尝试过将这一技术应用于消费产品中,例如三星Galaxy S4  基于普通镜头的眼部追踪翻动手机页面功能,然而产生的最大问题就是精度差,受环境光影响严重,不同人种更是差异巨大,所以三星后来去掉了这一功能。
 
      近日, MIT 与乔治亚大学的赢咖4研究院希望可以改变这一现状。他们借助两款名为Gaze Capture 和iTracker (与苹果的手机防盗追踪软体iTracker 不是同一个)的App, 可以将任何一支手机都变成眼球追踪装置,大大降低了眼球追踪技术应用的成本,并且精度提高一大截。
 
      关于此项技术的一篇论文在6 月28 日的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大会上发布,论文的作者之一Aditya Khosla 表示,相比于之前同行的研究,他们的优势在于数据。Khosla 介绍,他们已经透过GazeCapture 搜集了超过1,500 个手机用户的注视模型,而在此之前,最大的数据样本是大概也只有50 个用户。
 
      为什么他们能搜集到如此多的数据?答案是「众包」模式。研究人员选择亚马逊的「Amazon Mechanical Turk」群众外包平台,发布使用GazeCapture 任务,用户可以登录 Amazon Mechanical Turk。在下载这款App(目前只提供iOS 版)之后, GazeCapture 会在萤幕上展示一个颤动的小点,并在小点里写上「L」或「R」 (分别代表左右),以确保用户集中注意力。用户则透过点击萤幕左侧或右侧来做出响应,然后借助前置镜头记录用户的目光。用户在完成每次任务之后,都可以获得一笔「小费」。
 
      透过以上方法, GazeCapture 帮助研究人员搜集了丰富注视模型数据。之前,大多数的研究机构都是召集人们来实验室采集数据,有50 个数据样本就非常不错了。
 
      对于iTracker 软体,一款目前只能在苹果手机上运行的卷积神经网路系统App 。iTracker 能辨识出头部和眼球的位置与方向,确定用户的目光究竟看向萤幕的哪个位置。目前iTracker 误差范围缩小到了1.5 厘米,比以往实验的精度提高了2 倍。在论文提交之后,研究团队又加入了700 个用户的数据,平均每个用户有1,600 张照片。在这一轮训练中,误差范围更是缩小至1 厘米,研究人员预测如果用户达到1 万人,那么精度会提高为0.5 厘米。不过,这样的精度对于商业用途来说,已经十分足够了。
 
      对于iTracker 来说,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神经网路是一个很大的系统,在手机端的运行效率会很低。不过,研究人员透过采用「Dark Knowledge」(并非黑科技的意思)的处理方法,能够将神经网路规模缩小到20%,使得iTracker 可以在手机端处理15 格/ 秒的画面,哪怕最短暂的眼神都可以清楚记录。
 
      对于眼球识别技术的重大突破,康奈尔大学教授Noah Snavely 评论称:
 
      「在电脑视觉和人机互动领域,眼部追踪一直都是人们十分感兴趣的领域,但是它成本太贵了,让普通用户的手机就可以实现这一技术,非常令人惊叹。在我看来,他们达到的精度,似乎可以让这个领域的人群开始做些有趣的事了,这一项成果将会引发业内的一轮快速发展。」
 

除特别注明外,本站所有文章均为 赢咖4注册 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来自眼球追踪技术大突破,手机就可取代高价硬体追踪设备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lianlun]1[/lianl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