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my  2019-05-03 21:22:40  赢咖4 |   查看评论   

机器换人

近两年来,一直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对制造企业进行调研,接触了多位企业老板,也访谈了很多一线产业工人。最为突出的感受是实体经济不好干,工作苦、风险大、投资见效慢,利润率低,融资难。

 

对企业老板而言,很多制造企业既面临产业竞争与升级的压力,同时更面临着稳定生产的挑战。而且,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很多制造企业老板更关心的是当下车间生产的可持续性,而对产业升级这种关系“企业长远发展的事情”好像并不是太在意。

 

对产业工人来说,不管是否是技术工人,车间里的活都是苦、脏、累,而且更主要的是赚的少且没有前景。这两年,我们观察到,产业工人群体对工资水平、工作与生活环境的满意度有所提高,但是他们对工作岗位的兴趣依然多是冷漠的。

 

这些微观的田野现象,让我产生了诸多困惑:在今天的制造产业中,资本与劳工境遇两极化的现象是强化了还是弱化了呢?如果制造企业的资本很难通过生产活动实现资本的保值增值,那企业家精神如何培养呢?虽然从学理上我们能够就企业老板对产业升级的“不感冒”现象给出一个理论解释(比如制度不确定性),可制造企业受困于当下而无暇“仰望星空”的事实又折射着更多的无奈与忧虑。

 

对于产业工人而言,无论是否专注于技术,他们的未来好像都是既定的,即他们都面临着薪酬与职业的双重天花板。换言之,技术技能水平再高也无法消减他们心中的不安全感,西方人力资本理论里的规则——技能水平与社会融入正相关——在中国制造企业里失效了,起码对于绝对多数的产业工人是失效了。

 

其中,最让我困惑的是,那些在技术技能提升上倾注大量时间与精力的技术工人最终目的居然是为了脱离技术岗位,也就是说,他们辛辛苦苦地学技术就是为了不再做技工。“学技术为了不再做技术”这种悖论事实后面的逻辑是什么呢?这种微观事实会对我们国家以“中国制造2025”为标志的产业创新升级战略行动产生影响吗?制造产业中的资本境遇与产业工人状况之间有关联吗?

 

技术工人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性

 

古典主义创新理论主流观点认为创新源自于制度化的研发。研发当然很重要,技术进步的源头在于坚持不断的研发投入,技术进步也是产业创新的题中应有之义。但是对制造产业实体来说,技术研发并不会自动导向现实的产业创新实现。

 

这其中有两点非常重要:一方面在从技术研发走向创新成果的转化过程中,既需要制度政策层面的诸多安排,比如知识产权保护、融资机制等,也需要生产能力的支撑。因为,只有强有力的生产能力才能将技术研发转化为有竞争力的产品,走向市场获得收益,进而激励企业家研发投入的动机。

 

另一方面,也是大家通常所忽略或者重视不够的层面,在制造产业中,“好的”技术研发不是凭空想象或者“灵感乍现”的,通常是基于对车间生产实践充分熟悉的基础上探索出来的。恰如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路风所言,在现实世界中,从来不存在可以脱离工业过程去掌握先进技术,以及进行产业创新的可能性,所有研发活动(实验室)必须与生产实践(车间)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创新。

 

在产业活动实践中,制造产业的创新升级是一个包括研发创新和生产工艺创新两个环节组成的完整链条,任何一个环节的短板都会制约制造产业的创新升级:缺少研发,会导致重要的技术突破难以实现;而缺乏工艺革新,那么研发的成果通常难以产品化和商品化。对于企业和产业而言,只有研发成果通过实际生产环节走向市场并获得市场收益后,才能进一步激发其创新的动机。

 

无论是研发环节还是工艺环节,在其创新实践过程中,革新者通常是在懵懵懂懂中摸索前进的,不太可能对结果有准确的预知。但是在最终目标一定是为了获得市场收益,而且是高的市场收益,这样才会有创新的冲动。因此,在制造产业中,成功的研发通常又源自于对生产工艺流程的高度参与和充分熟悉之上。

 

显然,制造产业的转型升级在实践层面上要比理论分析要复杂的多,其中牵涉到的因素很多。就本文讨论主题而言,上文的理论分析告诉我们,对于制造产业转型升级,掌握理论知识、主攻研发的科技人才当然重要,但扎根车间一线、具备丰富技能经验的技术工人同样非常关键

 

除特别注明外,本站所有文章均为 赢咖4注册 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来自机器换人︱"学技术为了不再做技术"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lianlun]1[/lianl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