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my  2019-07-19 17:13:59  云计算 |   查看评论   

从宏观来看,IBM收购红帽存在偶然与必然

 

对云端运算稍有研究的人都会察觉到,公有云端是云端运算的第一波浪潮。但在公有云端领域,IBM已经错失先机。

 

根据国际调查机构Canalys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云端运算市场的份额前五是AWS(mazon Web Services )、微软Azure、Google Cloud 、阿里云端和IBM云端,有竞争往往会存在着二八法则,AWS以31.5%的市场份额站在公有云端市场的至高点。

 

而IBM云端仅为4.7%,相差逾6倍,寡头化趋势的加强让IBM倍感危机,眼下的市场体量对IBM来说还远远不够。

 

没有足够的市场份额往往意味着话语权的权重降低。公有云端的格局已定,想要进一步攫取利益变得尤为艰难,只能期待着市场自身的进阶与换血。这是一个充分竞争的时代,於此之下,学会洞悉环境的变化和做出有效的决策则变得十分关键。

 

显然,IBM已经作出了它的重要决策——透过收购来快速壮大自己的实力。

 

而企业云端化不仅是当下的热点,也是未来的大趋势之一,存在更多蓝海。即使不收购红帽,IBM想要在下一时代存活,也势必要选择一个方法来补齐「云端」短板。

 

根据Gartner(全球最具权威的IT研究与顾问谘询公司)研究显示,2018年全球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的收入增长18.4%,达到460亿美元,其中云端数据库管理系统收入在该18.4%增长中的占比为68%。到2022年,75%的数据库将被部署或迁移至云端平台,只有5%的数据库会考虑部署在本地。

 

这一趋势表明,云端服务提供者(CSP)基础设施和在该基础设施上运行的服务正在成为新的数据管理平台。Gartner的另一组数据再次印证了中心论点,即云端运算已经成为增长最快的科技领域,整体增长速度为25%,而整体IT市场的成长率仅为1.1%,向云端迁移已经成为IT支出的主要驱动因素。换言之,云端运算的成长速度是整个IT市场的25倍。

 

既然大方向是对的,那么接下来的重点,则在於找到「云端」下更精准的方向,进而紮根於此。这一部分回答了「为何IBM选择的是红帽」。

 

我们有必要对企业和云端做一个梳理——眼下大型企业正面临一系列的改变:从企业从企业内部增值、到产业链增值;从以本地为中心、到着眼全球市场;从以产品为中心、到以服务为中心;从以生产为中心到、以客户价值为中心,从「线下」市场、到「线上线下」市场。

 

再回看高德纳(Gartner)预测的一组数据,到2020年,90%的组织将会采纳混合式云端解决方案——巨无霸式的本地部署正在消亡,混合式云端因其安全性、可扩展、更节省等优势成为下一波的浪潮的风向标。

 

无独有偶,IDC高级副总裁兼首席分析师法兰克·金斯(Frank Gens)也给出类似的预测,他曾判断,未来5年,企业将大举投资於云端运算,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这笔投资的很大一部分将用於开放的混合式云端和多云端环境,使他们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中移动赢咖4平台、数据和工作负载。

 

这也正是IBM看中红帽,甚至不惜重金将其收之麾下的原因。

 

红帽执行副总裁兼产品与技术部总裁保罗·科米尔(Paul Cormier)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即便云端运算是一个大趋势,但目前仅有约20%移动到了云端。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云端运算已成为一个日益复杂的环境,越来越难以管理。」

 

那么,剩下的80%将成为下一个极待挖掘的深海金矿,之所以说是「深海」,也具象的说明了,下一阶段的服务市场模式,不可能在延续「普罗克拉斯提斯铁床」式的、可以任由企业主导用户。眼下的竞争法则变了,关键型业务、核心型业务市场开启了云端运算市场的存量时代。

 

在这个层级上下,IBM仅仅有关键业务的硬件软件服务优势仍远远不够,於此之下,红帽在软件层级的优势便显得弥足珍贵。

 

此外,红帽在中国地区的强劲势头,也成为IBM不愿放手的原因之一。

 

中国的云端市场了成为新战场已是不争的事实,中国区是红帽亚太区2019财年成长最快的地区亦是事实。在融於中国元素的同时,红帽也落实华为、阿里之间的合作。在政策层面,工信部发布《推动企业上云端实施指南(2018-2020年)》的通知鼓励企业上云端。

 

同时中国政府对开源的认识进一步提升,对开源软件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强。而在产业层面,「百万工业企业上云端工程」和「百万工业APP培育工程」等大型专案纷纷启动,中国混合式云端市场是大势所趋。对於任何一个云端运算企业来说,这都是一个机会,而红帽却早早布局。

 

因此,笔者大胆猜测,红帽具有前瞻性地在中国精心布局,一定程度上让IBM在定价上多了一层的考虑。

 

从微观层面来看,红帽是一家「不容错过」的优质收购对象

 

回归至微观层面中的红帽角度,作为一家开源解决方案供应商,「2012年营收逾10亿美元,开源界无人匹敌」、「2014年在Linux企业市场中占据60%份额,全球近6500名员工,年营收近16亿美元」、「2016年营收达20亿美元」以及「连续66个季度实现盈利」是浮於表层也是最能直观感受到的红帽的优点。

 

红帽所开创的基於开源的商业模式十分简单但却难以效仿——即透过为开源社群贡献力量获得了巨大的影响力,进而提取开源社群上游技术产品,对其进行测试并整合打包,最终将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卖给企业用户。

 

简而言之,红帽充当的是开源社群与企业之间的桥梁。

 

不同於传统软件按许可证的方式,红帽的商业模式是按需付费。

 

举个简单的例子,眼下有客户希望在公有云端和私有云端之间可以自由转移,最佳的工具则是Kubernetes(用於管理云端平台中多个主机上的容器化的应用)和容器技术,此时红帽将两个技术打包成同一个企业级产品进而提供给使用者。

 

毋庸置疑的是,魅力也是建立在一定的原则之上的。「不碰上游」就是红帽的原则底线,这一底线让红帽开发出100%基於开源技术的企业级产品。

 

红帽执行副总裁兼产品与技术部总裁保罗·科米尔对此表示到,「首先,一个原则是,最好的技术将胜出。然而,红帽已经做出并将继续坚守的最重要承诺是『上游第一』。这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不会把任何东西放到尚未进入上游、或尚未非常接近於被上游接受的产品中。从开源角度来看,这一点至关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从工程角度来看,这一点也至关重要。『上游第一』的策略能够让我们开发出100%基於开源技术的企业级产品。」

 

除特别注明外,本站所有文章均为 赢咖4注册 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来自一顶价值340亿美元的「红帽」,IBM划算吗?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lianlun]1[/lianl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