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hot  2017-05-14 16:10:08  网络安全 |   查看评论   

生于社交网络时代的他们 拿隐私怎么办?

两位女士 在北京街头低头看手机上的信息。

 

“网络无隐私。”20岁的阿桑是江苏某大学的一名大三学生,“除非你什么都不发,不上传照片,也不填信息。”这是她用了十几年社交网络后的唯一想法。

 

和其他许多的大陆90后青年人一样,阿桑是在社交媒体中长大的一代。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1999年,腾讯公司推出了即时通讯网络工具QQ,不到一年的时间用户人数就突破10万。2003年,八岁的她刚上小学二年级,家里的电脑接入了互联网,那是她第一次接触QQ。

 

从2003年阿桑注册第一个QQ账号开始,她的一只脚就已经踏入了这股社交媒体产业的浪潮。从电脑到手机移动终端,QQ和其衍生出的QQ空间,记录了阿桑的初高中时代的点点滴滴。2009年,新浪网推出的微型博客——新浪微博进入了她的生活。接踵而至的除了腾讯公司2012年推出的微信,更多匿名、实名的,语音的、视频的社交软件数不胜数,令人眼花缭乱。

 

社交媒体工具的特性和技术发展,塑造了工具的使用者,特别是几乎和社交媒介一同成长的九零后用户,在不知不觉中,他们的社交方式已经完全带有网络平台制造出的社交模式的深刻印记。社交媒体工具的发展,塑造了工具的使用者们,尤其是几乎和社交媒介一同成长的大陆九零后年轻人的使用习惯和偏好。

 

而在使用过程中,他们不仅被工具影响着,也有对工具的主动被动选择。在这些选择中,有他们对个人自由的期待,也有对隐私泄露的忽视。

 

社交软件:根植于成长轨迹

在当下中国,99%的城市九零后人口都是社交媒体的消费者。根据《2015年中国互联网社交和移动数据报告》,目前中国6.69亿的互联网用户中,社交媒体用户为6.59亿。凯度2015年发布的《中国社交媒体影响报告》则提到,37.7%的社交媒体用户为城市九零后。然而当下中国的城市九零后人口,正好是两亿多这个数字对应的人群。

 

每天早上起床后打开手机,回复未读消息,随手翻阅一下朋友动态,看看微博和新闻软件,似乎已经成为了阿桑的生活习惯。有数字显示,在中国,人们每天花费1个小时43分钟在社交媒体上。但明显,这个数字在年轻人群体中显得过于保守。

 

“走路的时候,吃饭的时候,甚至上厕所都在看手机。身边的人都在看手机,如果不这么做反而会觉得尴尬。”阿桑坦白相告。

 

从小居住在内地,目前就读于香港大学的男生小志,相比之下就较为理性,“如果没什么事,可能一天花费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在这些软件上。但如果有事,就不好说了。”

 

阿桑细数了一下自己曾经用过的社交软件。除了最早的QQ,之后用的微博,她还尝试过不少朋友推荐过的日韩社交软件Line,Kakaotalk,有兴趣类的例如豆瓣、Lofter,也有需要翻墙才可以用的Instagram,Twitter和Facebook,甚至有同性社交软件TheL,一直到2012年,腾讯推出了即时通讯软件微信(Wechat)后,她逐渐减少了对QQ的使用,转移到微信上来。现在在她的手机里,经过尝试和筛选,除了伴随了她很久的QQ和常用的微信,也只有微博还没被删除。

 

QQ对于很多90后来说,除了是种情怀,更多的是多年来积累的好友圈。“微信三次元多,微博二次元多。”阿桑娴熟地介绍。她口中的“三次元”,就是我们所说的现实生活中的熟人社交,而“二次元”则指的是虚拟网络平台社交。但是她觉得QQ功能太复杂,界面也没有微信好看,所以日常生活中她更经常用微信跟亲戚朋友联系。

 

在QQ产生的时代,用户几乎不需要什么成本,只要有一台能上网的电脑,申请一个免费的QQ就可以实现一对一或者圈子内小志围交流。很多年轻QQ用户至今还在使用QQ,就在于用电脑“挂QQ”已经成为了他们的一种生活习惯,这是QQ和微信最不同的一点。在QQ上,聊天对象的状态,比如上线、隐身、还是忙碌,一目了然,微信则略去了这一功能,相对更加简洁,这个设计也迎合了当下许多人年轻人保护个人隐私的偏好。

 

目前在北京电子科技大学就读的男生周辰,在日常生活中虽然偶尔也会用微信联系朋友、获取信息,但大多数时候,他还是沿袭之前使用QQ的习惯。他觉得还是用电脑打字会方便一些,特别是有时候和父母视频,QQ的电脑版比微信更加方便,因为微信目前还没有电脑客户端的视频功能。不过他不仅很少发朋友圈,就连用QQ和微信也基本上是为了满足日常联络需求。“我觉得我可能不太热衷社交媒体吧,感觉没有什么想说的,也没有什么想要发的。”和很多沉迷于社交网络的90后不同,社交媒体对他而言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其他大多数时间他则在学习或者运动。

 

与QQ和微信不同,微博并非一对一的实时聊天工具,更多的是内容的分享和言论的公开传播。许多类似阿桑这样的用户,在微博基本上是看明星和趣闻。“有人还会专门建小号追星,”阿桑说。平日她使用微博只是为了在一个没什么人认识她的地方记一些流水账。

 

正是在功能、软件设计和用户群体的影响下,阿桑和周辰,以及更多的90后年轻人根据个人的喜好选择、使用着不同类型的社交软件。更多的时候,他们的选择偏好受到身边人的带动。有时他们也会为了避免和父母使用同种社交工具,转向其他社交软件来保护个人的隐私。

 

社交网:无孔不入的窥视

父母长辈的介入、社交软件的用户群的不同,让阿桑不得不在各种社交软件中做出平衡和妥协,以便在维持和家人联络的同时,享受社交的乐趣,并给自己创造更多自由言论的空间。阿桑的妥协方式就是,不发微信朋友圈,转战微博。但不久之后她也发现,这一招行不通。

 

阿桑猜测,她的妈妈可能是从家中亲戚处得知了自己的微博ID(用户名)然后关注她。“我真没想到我妈会视奸我。”阿桑用了个不太善意的词语。

 

“一点儿隐私都没了。因为微博有个叫做 ‘悄悄关注’的功能,所以我一年后才发现。我曾经改过ID,但是她可以从别人的微博评论里再找到我。拉黑也不行,因为只要记得一条我不会删的微博,微博搜索关键字,就还是可以找到我。”阿桑无奈地说。后来她选择了妥协,只能放弃微博这个平台,或者在发布信息的时候避开敏感话题。

 

即便没有来自父母长辈的隐形压力,阿桑也并不认为微博是个安全的平台。“微博定位太可怕。有人喜欢搜周边、搜附近的人,很容易通过定位搜到你,只要再翻一翻你的微博,就差不多知道你多大,几岁,在哪里,做些什么。”相比微信朋友圈只向好友开放,微博的确让用户隐私更加暴露、更容易被陌生人窥探。

 

可能已经不为他们父辈成年人所了解的是,在众多九零后社交软件用户的心目中,安全和不安全感并非绝对概念,而是相对的。如果自己使用社交软件所发布的内容不会影响到自己的社会生活,不会暴露自己的私密信息,比如职业、性别、日常生活,甚至性取向,就是相对安全。然而微博作为一个开放的平台,实际上为他人获取用户个人信息公开提供了一个渠道,使用者不仅可以利用微博了解明星的日常,甚至可以窥探到小人物的生活动向,这就为保护个人信息增添了难度。来自家庭的保护,日益更迭的科技,以及纷繁复杂包罗万象的文化冲击,也让中国大陆年轻九零后对安全感的定义千差万别,难有一个共同理解。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对隐私的模糊性定义,甚至无法分辨那些信息可以归属为“隐私”这一范畴。

 

隐私泄露的风险和社交媒体的使用密不可分。在长久依赖社交媒体的惯性下,年轻用户探索着维护个人信息安全的可能。在他们的认知中,屏蔽父母、减少发布私密信息,都是保护隐私的合理方式。然而他们未曾想过,在当前的大数据时代下,日常使用的匿名社交软件,甚至携带的移动终端,都在有意无意地泄露着他们的隐私。

 

匿名社交,就是将当下年轻人这种窥探、好奇的心理加以搅拌和重塑,制造出新形式的社交媒体模式。2011年8月,针对年轻人群体的匿名陌生人社交软件“陌陌”应运而生。利用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地理位置社交)技术,陌陌通过分享个人定位,便可以结交身边的人。

 

类似陌陌的软件并不少,比如“无秘”、“Secret”等匿名社交软件,虽然备受诟病,但此仍然有一大批活跃用户。这类匿名社交软件要么基于LBS技术,主导“附近的人在说什么秘密”,要么会让用户导入手机通讯录,以匿名的方式得知认识的人在说什么秘密。然而用户在窥探他人秘密的同时,并无法得知个人信息是否被泄露,或被第三方盗用。

 

一方面,年轻人不知觉的通过匿名交友泄露了自己的隐私;另一方面,社交平台也让陌生人隐私的娱乐化成为可能,甚至会间接推动地下黄色产业的发展。今年9月,万达董事长王健林独子,“国民老公”王思聪投资的一款由台湾研发的视频社交软件“17”涉嫌涉黄而被强行下架。该软件的用户可以在平台上进行视频直播,但是由于尺度难以把握并内容多次涉黄,让人不得不考虑当下社交媒体尺度。

 

和陌陌相同,社交媒体的发展给色情信息和黄色产业的地下发展带来了诸多可能。只要打着社交、交友的旗号,不仅可以吸引一批特立独行、甚至想用极端手段炒红自己求出名的网民,更可以口口相传,吸引更多年轻受众。

 

即使匿名社交普遍存在隐私漏洞,但此类软件势头却丝毫不减。2011年10月,微信紧随陌陌,在其3.0版本中增加了“摇一摇”、“漂流瓶”等功能。对于阿桑而言,她避免发布朋友圈的考虑,除了规避来自父母的压力,还有个人信息安全的考虑。“很多人会觉得微信朋友圈是熟人圈,所以无意中会透露自己的身份证号,电话号码,或者是其他的个人信息。”但曾经使用过“摇一摇”功能,聊天结识了一些陌生人的她,就刻意避免使用朋友圈。“我的朋友圈太乱,不安全。”

 

相比之下,小志微信朋友圈的内容则丰富很多。除了可以看到他日常生活的随感,随手转发的有趣文章,还有个人照片。但是他并非不注重个人隐私。“难道你不会屏蔽爸妈吗?”小志好奇地问我,“毕竟那样会省去很多麻烦”。作为男生,小志较少使用微博。但是在相对私密的微信朋友圈,他还是选择屏蔽父母,以便创造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他也坦言自己其实并不想屏蔽父母,“有时想到这些,有些想法就没有再发朋友圈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屏蔽父母的行为,小志并非个例。腾讯智酷2014年的调查报告显示,目前45%的中国大陆九零后社交媒体使用者会在社交媒体上屏蔽父母、长辈,并且这种情况在95后更加严重,数目达到六成。不论是小志还是阿桑,他们逃避、屏蔽爸妈都是有理由的。

 

对于阿桑而言,她并不想让母亲知道自己的同性恋取向,自己平日发布女朋友的照片,甚至日常的消费、交友习惯,都应该是属于个人隐私范畴。小志则觉得,有时自己发朋友圈时间太晚,父母看到也许会担心。而类似出去喝酒这类的内容,让父母看到又不恰当,所以直接屏蔽父母,就会给双方省去很多麻烦。

 

不过在外求学的小志坦诚说,屏蔽爸妈之后内心也会有一丝愧疚。“我能做的就是平日多和爸妈视频,弥补一下内心上对他们的亏欠。”

 

除特别注明外,本站所有文章均为 赢咖4注册 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来自生于社交网络时代的他们 拿隐私怎么办?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lianlun]1[/lianl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