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my  2019-07-10 22:44:51  VR/AR |   查看评论   

可调整时间维度

 

还有另外一种看待镜像世界内物体的方式,它们可以拥有两种用途,在不同位面扮演不同的角色。「我们可以拿起一支铅笔,把它当成魔杖使用。我们可以把桌子变成触控屏幕。」Matsuda写道。

 

我们不仅可以打乱物体的位置与角色,还可以打乱时间。假设我正沿着哈德逊河旁的小径散步,并注意到一个鹪鹩鸟巢,我一位热爱赏鸟的朋友可能会很想知道这件事,于是我就在小径旁,留下她经过前都会维持在那的虚拟纸条。
我们在Pokémon Go看过同样持续性的现象:虚拟的宝可梦会留在一个现实地点,等待玩家遇上它。时间是镜像世界内可被控制的一个维度。与现实世界不同,但非常接近软件赢咖4平台,你将拥有回溯的能力。

 

历史将成为一个动词。挥一挥手,你就能回到过去,观看在任意地点发生过的事。你将有办法在现实世界中,重建19世纪的景观。
如要造访过去,你只须恢复到纪录中保存的早期版本。整个镜像世界就像是一份Word或Photoshop文件,你可以一直「复原」,或者往另一个方向键入:向前。
艺术家或许会创造出某个地方的未来风貌,这种巧妙构建世界的方式,其逼真度将是革命性的。由于是源自当前世界,这些未来场景将非常具有真实感。这样看来,镜像世界最好的称呼应该是4D世界。

 

就像之前的网络与社群媒体,镜像世界将不断成长茁壮,并产生你意料之外的问题与好处。先从商业模式谈起,我们会试着抄广告这条捷径,推动平台发展吗?或许吧。我还记得互联网允许进行商业活动前的样貌,那时的它穷到难以发育。一个没有商业活动的镜像世界不可行,同时也不可取。
然而,若唯一的商业模式是出售我们的注意力,那我们将面临一场噩梦──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我们的注意力能被更高的分辨率追踪及引导,这使得它非常容易被利用。

 

从宏观的角度来讲,镜像世界将展现收益增长的核心特性。越多人使用,它就会变得越好;它变得更好,就会有越多人使用,如此持续下去。这种自我强化的回圈是该平台的根本逻辑,也是网络与社群媒体等平台成长如此迅速、如此之大的原因。然而这种模式被称为赢家全拿,也是为何由一两家巨头主宰平台的原因。我们正尝试找出处理这种自然垄断的办法,Facebook、Google与微信这些奇特的新兴巨兽,同时有着企业与政府的特徵。更让人混乱的是,这些平台全都是中心化与去中心化杂乱无章的混合体。

 

放长远来看,镜像世界只能作为一种公共产业来维持,类似于自来水、电力与宽带网络等公营事业,我们得定期缴费──订阅费用。如果我们相信能从这个虚拟空间获得实际价值,我们会很乐意这么做。

 

镜像世界的显现,将在个人层面上深远地影响我们所有人。我们知道成为两个世界的居民,会对生理与心理造成严重影响,我们早就从网络空间与虚拟实境中学到这一点。但我们不知道会造成什么影响,更别说如何应对或避免它们。我们甚至不知道是何种认知机制,使AR错觉发挥作用。

 

最吊诡的是,理解AR运作的唯一管道,便是打造AR技术并亲自深入测试。这样的思路相当古怪:技术本身就是检查技术效果所需的显微镜。

 

你知道吗? 镜像世界带给你沉浸感, 却不会让你离开现场, 他们没有让你与世界隔绝, 而是建立新的连结。
 

恐引发隐私疑虑

 

有些人担心新技术会造成新的危害,且对于在危害原可预防的情况下,我们却心甘情愿承担风险,感到非常沮丧,他们主张:除非证明新技术安全无虞,否则不要放行。但这项准则行不通,因为我们正设法取代的旧技术更不安全。每年有超过1百万人死于交通事故,可是我们却在赢咖4驾驶撞死1个人时抵制这项技术。我们担忧社群媒体为政治带来负面影响,但电视对选举造成的党派影响力远远超过Facebook。镜像世界肯定会受到更严格的双重标准规范限制。

 

镜像世界的许多风险都相当容易想像,因为与我们在当前平台上看到的一样。例如,我们会需要防范假货、阻止非法删除、发现恶意软件、移除垃圾邮件,以及拒绝不安全的内容。理想情况下,我们可以用一种向所有人开放的形式达成这点,而不必由一个主导企业那样的「老大哥」进行监管。

 

区块链一直在寻找发光发热的舞台,而确保开放镜像世界的完整性,可能是它的天职。有些热衷者已经在研究其可能性。不幸的是,不难想像镜像世界集权化的场景,掌权者或许是政府。对此我们还有选择的余地。

 

无一例外,我交流过的每位该领域研究人员,都敏锐地意识到这些不同的道路,并声称正朝着去中心化的方向努力,原因有很多,最主要是因为去中心化的开放平台能变得更加富强。Google AR与VR副总裁克莱.贝佛(Clay Bavor)说过,「我们想要一种每当有人使用过后,都会变得更好的开放式服务,就像网络一样。」

 

镜像世界会引发重大隐私疑虑。毕竟,它拥有十亿只眼睛扫视着每个角落,汇聚成连续景象。镜像世界将透过它众多眼睛与传感器,创造出我们目前无法想像的庞大数据。要让这个空间维持运作──让每一样事物、每一个地点的数码分身都与现实本尊同步,同时令数百万人看见它们──需要全面监控人事物的变化。

 

我们本能地对庞大的数据感到畏缩,我们可以想像出一大堆它伤害我们的方式。但大数据也有一些方法为我们带来好处,镜像世界就是最主要的一个管道。不过将大数据文明化,使我们收获比失去要多的这条路,充满不确定性、复杂且晦暗不明。

 

但我们已经有过一些经验,可以告诉我们该如何面对镜像世界。良好的作法涵盖对所有接触数据的组织团体采取「问责制」,并强制性要求其公开透明,让观看者本身也受到监督,维持资讯的对称性;以及坚持数据提供者──你我──从系统内获得明确收益,包括金钱上的好处。

 

我乐观地认为,最终有办法找到一条可行的道路,来处理这些随处可见的数据,因为镜像世界并非唯一累积数据的地方,大数据无所不在。我希望藉由一个新的开始,让镜像世界能成为我们率先解决这个问题的地方。

 

从互联网萌芽开始,数码世界就被视作一个脱离现实的网络空间──一个与物理世界分离的无形领域。不同于物质实体,这个电子空间可以建立自己的法则。在许多层面上,虚拟与现实世界的确是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

 

虚拟世界拥有一种无限的自由感,这份自由感是透过断开与物理形式的连结而解放:没有摩擦力、重力、动量,以及任何束缚我们的牛顿定律。谁不想逃入网络空间,成为最棒(或最坏)的自己?

 

镜像世界扭曲了这一条轨道。比起继续让两个空间保持分离,这个新兴的平台将融合两者,把位元嵌入原子构成的物质之内。你可以藉由现实互动在虚拟世界进行交流,好比说移动身体。除此之外,罗马广场那座着名喷泉的资讯,你可以在喷泉的实际位置上找到;为了修理180英尺高的风力发电机,我们也可以从其数码分身找到故障原因。你从浴室里拿起一条毛巾,它就变成了一件魔法斗篷。我们会相信每一件物体都含有其相对应的位元,彷佛每一个原子都有它的虚拟化身,而每个虚拟化身都有其外壳。

 

我想,镜像世界发展到足以被数百万人使用的规模为止,至少需要10年时间,并且得数十年才能成熟。但我们已经离这项伟业的诞生非常近了,我们可以大致预测它的特徵。

 

最终,这个融合的世界将和我们的星球一样大。它会成为人类最伟大的成就,为数十亿人创造新的财富,并激发数不尽的机会。现在还没有专家打造出这样的世界,你没有来迟。

 

除特别注明外,本站所有文章均为 赢咖4注册 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来自AR将引发下一个大型科技平台:称为镜像世界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lianlun]1[/lianlun]